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初二历史备课组
集体备课活动(三)
活动新闻
2023年3月16日日上午在四楼会议室,初一、初二历史组进行第6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结合《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学习、研讨初一、初二第7课到第9课新课讲授问题,主讲人金勇强、苏明华老师。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杨建清主任旁听了我组集体备课活动。课标知识解读初一部分:通过辽宋夏金并立的局面,认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的特点;结合历史地图、时间轴、方位示意图等,帮助学生了解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时空定位,培养时空观念。辽宋夏金时期,政治分裂,军事对峙,但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北方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交错杂居、经济上互通有无、政治上相互借鉴、文化上相互交融。契丹、党项、女真各政权建立初期的汉化或封建化措施、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和战等问题,都涉及民族交融的话题。用表格形式呈现从东汉末年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结合材料探究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原因和影响,形成合理的历史解释;以《清明上河图》为载体,了解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人们衣食住行变化,从中感知宋代高度繁荣、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读能力;通过史料研读和合作探究,辨别“两宋社会新变化”的各种历史解释、并能够选择和运用相关史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初二部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了解会议召开的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深刻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内涵。对内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梳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原因、改革的基本脉络,比较归纳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重大事件与影响;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改革内容及其影响等;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开放沿江、沿边与内地省会城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梳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骤,认识中国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格局形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