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四)

作者: 时间:2024年05月08日 08:02 点击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备课组

集体备课活动(四)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6日

活动地点:三楼办公室

参加人员:王传刚邹逸陈志怡、陆敏燕杨志红晏晖、孔丽

主讲人:晏晖

活动主题:写作教学——学写读后感

活动内容

一、向学生强调重在读后之“感”

写读后感,当然重在写读后的“感”。“感”从何来?从阅读和思考中来,阅读的要义在于“读思结合”:课文中所写对我有何触发?作者所思所想有没有问题?同一个问题别人又是怎么说的?因为只有200字的要求,“感”的对象又是大家共同学习过的课文,因此可以尽量少引述,重点把自己的感受谈清楚。

1.重读选定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哪一点感受最深?可以在文中圈点勾画。

2.提炼自己的感受,要求:思维要清晰,从原文中明确地找出自己感受的触发点;感受要集中,用一句话或句话表述清楚;感受要新颖,另辟蹊径而又合情合理,有启发性。

3.课堂完成随感,小组交流习作,推荐并分享优秀作品。

4.鼓励学生把随感作为日常的自由练笔形式之一。

二、指导学生处理“引”与“感”的关系

初学写读后感,如何引述原文就是一个难点。引述原文并不像随手做读书摘抄那么简单,确定引述原文的什么内容,就是件费脑筋的事。确定了引述内容,如何表述,也不容易。概括要简洁,摘引原文要摘在精要处。“引”要能领起后面的“感”,“感”要能呼应前面的“引”,不能相互脱节,把读后感写成一篇自说自话的议论文。

三、指导学生如何联系

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观后感。

2.教师浏览学生作文后,选择一到两篇典型文章进行点评,结合学生的作文,就如何联系自己和社会再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3.选择一篇就事论事、联系不够丰富的典型习作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作者的感受不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原因是什么

2)从哪些方面展开联想可以让文意的“联系”丰富起来

3)从“阅读积累”“生活经历”“社会现象”三个方面,为作者补充写作素材

4.全班交流对文章进行修改升格。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址:太仓市沙溪镇银溪路188号  联系电话:(0512)5322720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