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三)
作者: 时间:2025年03月25日 11:51 点击数: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地理备课组
集体备课活动(三)
活动时间:2025年3月10日
活动地点:初一四楼办公室
参加人员:石蕾、汪慧、朱骊婕、姚心怡
主讲人:汪慧
活动主题: 初一:日本,初二:东北三省、黄土高原
活动内容:
一、日本
1.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准确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认识日本作为岛国的区域特征;
2.综合思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地理实践力: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4.人地协调观:了解日本自然地理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东北三省
1.区域认知:在地图上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综合思维:运用资料,归纳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并分析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运用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及其农业生产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特点,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条件,并根据东北三省工业现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
三、黄土高原
1.区域认知: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准确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分析其成因;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列举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方法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视频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学会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措施;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3.地理实践力: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附图读图分析及归纳概括能力
4.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