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六)
作者: 时间:2023年11月29日 15:29 点击数: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备课组
集体备课活动(六)
活动时间:2023.11.21
活动地点:三楼初一语文办公室
参加人员:钱春燕、陆敏燕、韩建东、吕强、蔡嘉懿、吴菁菁、李逸芸
主讲人:韩建东
活动主题:写作教学:思路要清晰
活动内容:写作教学:思路要清晰
教学目标
1.提供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设计提纲,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写作实践,让学生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写作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那些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好文章,都是建立在思路清晰、言之有序的基础上的。
所谓思路清晰,就是要在布局谋篇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如果没有布局谋篇的意识,习惯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行文便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令人不知所云。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说:“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陈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作文只有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才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
一、读透文题,审清题目要求。
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在审题时,我们要认真、仔细地研读作文题目,明确写什么,怎么写,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为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两点:
1.重点分析“题眼”。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尤其要注意题目中起着约束、限制作用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往往有着明确而又丰富的语意指向。
二、明确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只有确定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立重点,安排详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材料比较重要,可以写入文中,有些不那么典型,就要果断舍弃。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的材料,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注意,即使纳入作文的选材,也要有所侧重,根据中心做出详略的安排。
三、依据文体和题材,确定写作顺序。
怎样才能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呢?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层次。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在布局谋篇时,可以选择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为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描述,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或者表现某种主题。如果要写的事件不止一件,则可以按几件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2.按空间顺序安排层次。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3.按逻辑顺序安排层次。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一般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或论述。
教学建议
一、经典重温。阅读《植树的牧羊人》,试着梳理其行文思路,填写下面的示意图,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叙述思路清晰的。

技巧提炼: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要做到思路清晰的几个步骤:
1.首先,要理清事情发展的大体经过,把这件事分成几个阶段;
2.然后,找出每个阶段最重要的关键词,按顺序排好,并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3.最后,围绕关键词确定详略,并对主要过程展开生动具体的描述。
4.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来生动地、多层次地展示事情发展的过程。
二、牛刀小试。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写文章好比建造房屋,“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都必须先筹划好。工匠们不可能在没有图纸和统筹安排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工,写文章一样需要有个设计蓝图,就是预先设计“写作提纲”。写提纲,首先要围绕立意设计好文章的整体结构,然后要安排好详略,并设计出主体内容的写作顺序。写提纲的好处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儿,后来可省事。”所以说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坚持简单、快捷、实用的原则。当然,作文提纲只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因此,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烦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
1.小练笔:
假如写一篇题目为《二三事》的作文,你会选择人物怎样的两三件事或生活片段来写呢?如何安排这几件事的先后次序呢?请你根据自己的思考,列出结构提纲,并标注出详写的地方。
提示:
(1)选择典型素材来体现人物的典型性格。
(2)可以按照“总一一分”或者“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布局谋篇。
(3)注意这两三件事要安排合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全班交流展示,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提炼技巧,学生自主修改提升。
三、布置写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