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二)
作者: 时间:2024年03月29日 08:22 点击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备课组
集体备课活动(二)
活动时间:2024.3.7
活动地点:艺术办公室
参加人员:黄海亚 潘婧芸 高礼刚
主讲人:潘婧芸
活动主题: 期初艺术工作布置 初三音乐总复习
活动内容:
潘婧芸:初三总复习计划安排(知识重点)
七年级上册
音乐作品欣赏
1、《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曲,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令人高兴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这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
乐曲为G大调,2/4拍,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结构:引子+A-a A-b + B-a b-B B-a+ A-a A-b+尾声。
波尔卡: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
2、《蓝色的探戈》安德森(1908~1975)美国作曲家、指挥家,被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作于1951年的一首著名的轻音乐舞曲,采用了欧洲探戈及拉丁美洲探戈的节奏。包括了两个主题:第一主题使用了欧洲风格的典型节奏:4/4 X X X XX │ X X X XX │这种节奏带有明显的推动力。其旋律使用了布鲁斯音阶,这段音乐的情绪颇为活泼。第二主题使用了拉丁美洲风格的典型节奏:4/4 X. X X X │X X X X X│。其旋律采用大调式音阶写成,这就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探戈:起源于阿根廷的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蹈音乐,以切分节奏为主要特点。后来,传入欧美各国。
3、《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b小调,适合男低音演唱。这种种因素形成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5 3 6 3 0(哎呦嗬)”,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处理方法(ppp<ff>ppp)。歌曲深刻地揭示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间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4、《我的太阳》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意大利民歌风格的独唱歌曲,是男高音歌唱家们在音乐会上最喜爱的歌曲之一。歌曲为G大调,2/4拍,稍慢的速度,单二部曲式结构(二段体)。歌曲A段旋律在中音区,优美流畅、舒展豪放,赞美了灿烂和蔚蓝的晴空,令人感到精神爽朗、身心愉悦。B段转入高音区,情绪热情奔放,倾诉了歌者对心爱人儿的爱慕之情。在结尾处,出现了旋律中最高的音,表达了爱的激情,使歌曲的情绪更为激动和感人。最后,歌曲在深情的尾声中结束。
5、《溜冰圆舞曲》是有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于1882创作的管弦乐。乐曲采用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由序曲、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构成。每个段落都像一幕冰上芭蕾舞。乐曲旋律优美,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