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二)
作者: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13:47 点击数: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备课组
集体备课活动(二)
活动时间:2025年3月11日
活动地点:三楼办公室
参加人员: 陈玲、陆敏燕、晏晖、杨志红、颜文天、邹逸、陈志怡
主讲人: 陆敏燕
活动主题:以《孔乙己》为例探讨小说教学的方法,小说教学该如何更高效?
活动内容: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人生百态”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这几篇小说用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小说史上的经典形象,折射出社会生活中的冷暖世态与时代风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了“梳理情节讲故事”“赏析语言品人物”“综观百态辩主题”三个课段。以核心任务“开展一场时代造就人还是毁灭人的辩论赛,进行多题微写作”驱动学生对小说进行研读梳理,分析归纳,思考写作并互读互评,从而提高小说阅读与鉴赏能力。
学习流程分为三个课段,层层递进,第一课段“梳理情节讲故事”,学生初步阅读小说,通过回顾方法、撰写故事稿、开展故事大赛并布置“小说天地·故事荟萃”区域的活动梳理故事情节;第二个课段“赏析语言品人物”,学生运用前一个小说单元习得的方法即从人物描写、情节或环境的角度的方法,并借助制作人物卡片写人物简介或作画的活动分析人物形象;第三个课段“综观百态辩主题”,学生在探讨小说主题的基础上开展“时代造就人还是毁灭人”的辩论活动,加深对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反映社会问题的认识,并让学生综合小说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微写作将自己对课文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展示出来。
以《孔乙己》为例,要实现小说教学的高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深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孔乙己性格的复杂性,如他的善良与迂腐、清高与自卑。同时,分析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咸亨酒店的掌柜、伙计、顾客等,理解他们对孔乙己的态度,从而把握小说反映的社会环境。
关注小说的情节安排,如孔乙己几次到酒店的场景描写,以及他的命运变化,体会情节发展如何推动主题的呈现。
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鲁迅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对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其对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孔乙己》中的场景,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运用问题引导法,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孔乙己为什么不肯脱下长衫?”“小说中多次描写笑声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思考。
开展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孔乙己的命运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介绍鲁迅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现象,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比较阅读,将《孔乙己》与鲁迅的其他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进行比较,分析其创作风格和主题的异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拓展,让学生以孔乙己的视角或其他人物的视角写一篇短文,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