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二)

作者: 时间:2025年09月25日 14:48 点击数:

2025-2026学年第学期初语文备课组

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时间:9.30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吴薇薇、蔡嘉懿、邹逸、韩建东、颜文天

主讲人:韩建东

活动主题: 至爱亲情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一.教材解读

《秋天的怀念》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文章先描写“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一情景,将自己“独自坐在屋里”失落的心情展示得淋漓尽致;接着用“北海的菊花开了”一句话语,自然引出“看菊花”“忆往事”等画面,让母亲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最后详写“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通过对开得绚丽烂漫的菊花的描写赞扬了母亲如菊花一样的精神品质。

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理解、疼爱及母爱的无私、深沉。

3.反复手法的巧妙运用。

行文三次写到“悄悄地”,充分表现了母亲内心的痛苦、悲伤、坚强与对儿子深沉的爱;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情节发展的线索。“好好儿活”反复出现,是母亲无尽的嘱托,又是“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与思考。

《散步》

1.精心选材,以小见大。

本文借一家人散步这一小事,表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肩负重任的大主题。

2.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写在散步中,“我”的母亲和儿子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而母亲又选择走小路的细节,就具体真切地表现了一个幸福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情。

《金色花》

1.富有童趣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

2.清新隽永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却意境深远,回味悠长。

《荷叶·母亲》

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通过写荷叶在风雨中保护红莲的景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的赞美之情。

2.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的爱呵护着的“我”,白莲象征失去母爱而被环境所击倒的孩子,以细腻的手法衬托出母亲高大慈爱的形象。

《咏雪》

1.故事完整,语言简练。

《咏雪》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等。

2.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咏雪》人物的语言虽只有一问两答,但人物形象鲜明,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行》

1.故事完整,语言简练。

《陈太丘与友期行》篇幅虽短,但却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以陈元方的一句话作为故事的主旨句,由此前后辐射,将这则故事写得波澜起伏。

2.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二.单元目标

1. 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脸。同时深视照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
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营。

三. 课时安排

《秋天的怀念》建议2-3课时,《散步》建议2课时,《散文诗二首》建议2课时,《《世说新语》二则》建议2-3课时。


 

 

 

 

附照片(1张)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址:太仓市沙溪镇银溪路188号  联系电话:(0512)5322720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