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第一中学教科室(2023—2024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24年01月04日 11:43 点击数: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根据太仓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以教育科研、继续培训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备课组建设为抓手,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是教科室工作取得成效的突破口,也是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科研的队伍建设。继续完善了学校科研网络,形成了“学校校长室——学校教科室——各教研组、课题组——教研骨干教师”科研网络。积极创设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将日常教育科研活动下放到教研组、备课组,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开展工作;各级科研课题工作则由课题主持人负责进行具体研究,教科室在这些具体工作中主要发挥了协调、规划、上通下达、检查督促等服务性作用和管理功能。与此同时加大对教科研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经常组织培训,并对他们提出一定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二、以校本培训为平台,营造学校科研氛围
学校科研文化是学校教科室与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研究氛围、风气和制度,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能强有力地推动教师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到主动地参与学校科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科研意识
学校教科室积极促进教师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向教师推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文辉先生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学习》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边玉芳教授的《读懂学生7-9年级学生成长规律与育人策略》两本书,并在太仓市教育局的推荐下,组织教师开展了对姚卫伟先生的《师能》一书的阅读活动并开展了阅读评比,不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教科室把寒暑假读书活动、教师节阅读活动、《燃荻》读书活动等纳入校本课程。读书心得上传至太仓教育智慧云平台并开展相关评比。
2.加强实践研修,强化科研能力
本学期,学校各条线积极组织老师参加研修活动,聆听专家讲座,开展教研组备课组研讨,让教师们坚持研修不放松。顺利组织部分教师认真完成了苏州智慧教育示范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在线培训(秋季班),2023年太仓市中小学(幼)教师远程培训作业、2023年省乡村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在线研修,组织并100%完成《开学第一课》在线学习等一系列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对一些前沿教育理论知识、新时代师德师风要求及时进行了吸取和消化,不仅仅更新了教育观念,构成了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等,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根据苏州市、太仓市教科研部门要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要求,加大了对市级以上课题指导及督促工作,要求各立项课题组规范操作,强化过程管理。本学期王诗佳老师的太仓市微型重点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顺利结题。其余三项课题活动开展顺利,通过每月定时的检查督促,各课题组均能做好课题研究各阶段性计划和论文撰写等工作,基本保障了各课题有序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
本学期我校的《依托科创生态基地的跨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研究》项目作为教师发展中心省前瞻性项目的子项目,配合教师发展中心顺利完成了项目的启动仪式,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促进跨学科学习项目在学校落地。
四、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引领作用。
教科室继续关注我校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并注意提高骨干教师层次。鼓励骨干教师开课、做讲座,示范引领,以此带动更多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加快自身专业成长,促进校内骨干引领、谦虚好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2.加强青年教师成长建设。
学校根据《太仓市新教师职初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新教师培养方案并认真实施,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继续安排师徒结对,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原创论文评比,对于优秀的文章进行推荐发表。此外,进一步落实新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的整理,通过学校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力度,从而加快青年的成长。
五、以服务意识为基础,帮助提炼展示教师科研成果
教科室始终坚持“为教师服务”的出发点,努力做好各项评比工作。本学期组织了一批教师论文的发表推荐以及论文评比活动,共计发表论文16篇,获奖22篇,与之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学期,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既是上级领导、学校领导指导关心的结果,也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教科室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努力开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