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七)
作者: 时间:2024年05月31日 08:48 点击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备课组
集体备课活动(七)
活动时间:2024.5.14
活动地点:初一语文办公室
参加人员:钱春燕、韩建东、吕强、蔡嘉懿、吴菁菁、李逸芸
主讲人:钱春燕
活动主题:第五单元教学:托物言志、比较阅读
一、单元目标
1.感受课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2.借助具体文字,感受语言之美,并进一步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3.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指导
同样是“托物言志”,散文和诗歌的文体不同,表达要求和表达效果也不同。教学中要依据文体特点,合理安排、有序落实教学要求。
《紫藤步瀑布》由赞美眼前的藤萝花,到回想旧日的藤萝花,在比较中表现时代影响和社会变迁。
《一棵小桃树》中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展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两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对“物”的客观描亭和情致意趣的表达均不同,教学中可依据具体文本,重点落实。
同是诗歌,两首外国诗歌语言清新流畅,其象征性更容易理解。而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凝练蕴藉,学生要先读懂诗歌,才能进一步感悟思考。教学中可针对这些差异,各有侧重。
三、教学注意点
1、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
《紫藤萝瀑布》传神地描绘了紫藤萝花开的美好与盛况。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一种发现者的心态逐步深加强诵读、默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自我感受;通过对具体字、词、句的品读、赏析,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作者描写时运用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但教学中应不以讲解艺术手法的知识为重,而是引导学生品味其表达效果,帮助赏析。
2、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类比联想。
“观察”、“联想"都是需要在初中学段不断培养、逐渐提升的语文能力。在本单元学习中,要注意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常见事物来表达哲理感受的。然后由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对常见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并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形象、有条理地进行描写。类比联想,就是寻找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由此物想到彼物。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表达心中的志向或期望。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能是不能在“物”“志”之间建立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的训练,可强化类比思维,提升思考的深度。
3、引导学生学习比较的阅读方法
比较阅读,可以是前后语段的比较,也可以是两篇文章的比较;可以是一个作者的不同文章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作者的同类文章的比较;可以是主题的比较,也可以是手法的比较。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加深理解,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