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浅谈――以“二次函数”为例

作者: 时间:2024年06月13日 08:41 点击数:

课题研究 2021年15期

 

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浅谈

 

――以“二次函数”为例 陈文武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福建莆田  351100)

 

 

  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 下简称《课程标准》)分解教学任务,精准解读教材,分析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 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借 助评价结果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 15-0023-02

 

 


在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课程标准》与教材,明确教学目 标,基于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学 习,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学习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 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 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多次尝试了初中数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 验与心得体会,下面以“二次函数”教学为例,对这一 教学模式展开分析。

一、立足《课程标准》,明确授课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 学的重要依据,展示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相应的 课堂教学测评目标,要求教师把教、学与评价相互整 合,重视开展日常学习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使 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评价融为一 体。这样教师也能及时、有效地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从 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目 标水平是吸引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提供给学生“做 到什么”与“做到什么程度”的图景,能使学生明确 学习方向。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 生知识掌握情况分解课程目标,设定学生学习表现的 指标,以便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合理设计评价标准、导

 

学提纲、校本作业及检测练习等 [1]。以学习二次函数为 例,衡量学生学习表现的指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如表 1 所示)。

1

 

目标

学生学习表现指标

达标要求

1

会用描点法画出形如y=ax2 的二次函数图象

合格

2

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合格

3

能说出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良好

4

简单应用函数的性质

优秀

5

体会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数 形结合思想

卓越

学生在学二次函数之前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 例函数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了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研 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会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可以结合 图象的形状和y x 的增大变化描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知道可以从图象、列表、解析式三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 质;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知道图象“从左至右 的变化”对应“函数随自变量的增大的变化”。在学习 二次函数图象时,学生已经尝试画过二次函数 y=x2 图象,而在本节课上,学生要学习曲线型函数图象,在 用研究一次函数的方法研究二次函数时,出现了新的研 究内容:对称性和最大 ( ) 值。其中,二次函数 y x 的增大如何变化也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虽然学生在 研究一次函数时知道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

23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


课题研究

2021年15期

 


 

 

 

 

 

 

 

 

 

 

 

 

 

 

 

 

 

 

 

 

 

 

 

 

 

 

 

 

 

 

 

 

 

 

 

 

 

 

 

 

 

 

 

 

 

 

 

 

 

 

 

 

 

 

 

 

 

 

 

质,但仍然有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函数图象来解决 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为:(1)学 生能用描点法画出形如y=ax2 的二次函数图象并了解抛 物线的有关概念;(2)通过观察图象能说出二次函数 y=ax2 的图象特征和性质;(3)在类比探究二次函数 y=ax2 的图象和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图 象和性质的基本方法与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想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教师需构建“自主、合作、 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由“会听课”向“会学习”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有 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是新 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模式 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能让学生在 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 干小组,选出小组长,鼓励各小组设计组号、组徽,并 通过采用小组积分排名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合作探 究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分解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置 相应的问题,层层递进。还以学习二次函数为例,教 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函 数的图象和性质?(2)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内容和研 究方法,画出二次函数 y = x2 的图象,并说说它的图

象特征和性质;(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 = x2   y = 2x2  的图象,并说说这两个函数图象与函 y = x2 的图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 a

0 时,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有什么特点?(4)画图研 究当 a 0 时,二次函数 y=ax2 的图象特征;(5)说出 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教师可让学生先思考后再自由讨论,并根据讨论结 果画出函数图象,说出它们的共同与不同点,以及图象 的特征、性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了解题 思路,交流了各自遇到的问题等,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 能力,同时发现了自己在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 点和盲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学生的解 答,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 性,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是学生群体共同完成的任务,小组内外的 评价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互评,使其发现其 他小组的闪光点,从而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看待每个 小组的思考结果,进而调整自己的思路,完善解答方式。

24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

 

三、即时有效评价,促进目标达成

课堂评价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学 习和提高教学效果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 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指标及多样评 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重视其学习过程。

教师评价时要善于捕捉时机,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进 行思考,使学生有更多的发现,并通过肯定性评价引导 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同时,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 师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应关注班级每位学生的进 步,尤其是学困生。即便学困生取得的进步微小,教师 都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积极肯定他们的进步与创  新,要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图象的性质,使其能够结 合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量少用“完 成得好”“很好”“很棒”等笼统、缺乏针对性的评价语言、 这样的评价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应从学  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能 力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评价,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指导,及 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总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堂教学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评价是 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 达成。评价要和教学过程相融合,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课程标 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以此确定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测 评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把目标达 成的测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 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 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黄光文.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研究[J].新课程,2020(42):56.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教、学、 ’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函数为例) ”(立项批 准号:FJJKXB20-126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文武(1981.8-),男,福建莆田人,中 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址:太仓市沙溪镇银溪路188号  联系电话:(0512)5322720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