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作者: 时间:2024年08月26日 10:57 点击数: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 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尹莉娟

【摘要】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 时,锻炼他们的问题求解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通过创设情境的 方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丰富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 方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开展综合性评价,实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针对“教—学—评”一 体化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尹莉娟(1990—),女,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指引,“教—学—评”一体化 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意识 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授课模式的不足,用发展的眼光看 待教学评价,将学生的基本学情与教材内容加以整 合,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系统点评,助力学 生化学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

完整的课堂教学包括制订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内 容、设计学习活动以及提供信息反馈1“教—学— ”一体化中的“教”指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  体,组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  效性。在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结合课程标 准将单元具体教学内容分解为各个板块,并以学生为 中心制订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应利用趣味性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他们自由发言,营造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在教 学目标的引领下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二)“学”: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教—学—评”一体化中的“学”是指学生主动 学习,全身心投入课堂互动中,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 合作等方式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行为。这一教育 理念的实施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学生需要通 过不断思考与讨论高效解决具体问题,在教师的提示 下自行归纳重点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完善学 习体系。“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学生不 仅要在课上认真听讲,还应在课后主动复习,从而取 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指 导。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必须使其感受到该门课程 的乐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利用趣味 问答和实验环节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兴趣,主 动思考所学内容的深层次内涵,有效调动其化学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是指对学生学 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不仅是对学生课后作业或随堂  检测成果的反馈,还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 互动情况等具体表现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系 统性。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能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也能让教师根据 学生的直观反馈调整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对教学质量 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 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适时的评 价、反馈与总结。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 要及时给予提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享受学习带来 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后续活 动。教师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点评,可以帮助 他们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效果。

二、“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教 学策略

)巧妙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授课方 式。化学学科涉及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而初中生初  次接触该门课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教师根据课程 内容创设真实的学习场景,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 中,调节课堂气氛2。在“教—学—评”一体化理 念的驱动下,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以学生的认  知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依据创设教学情境,将原本抽象 的理论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有效降低学习难度。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问题、故事、视频等形式创设情  境,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深入思考,从多个维度分 析新课知识。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 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下与同 学进行互动交流,逐渐形成严谨的化学思维。同时, 教师要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点评,指出学生的闪光 点和不足之处,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以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的教学 为例。教师展示课件中与火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 顾火的“功”与“过”,以直观的导入激发学生探究 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  阅读教材,提出思考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你还知 道哪些火灾案例?你能否归纳和描述燃烧的特征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 验对燃烧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本课所学内容形成初步 了解。随后,教师演示燃烧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 看并分析燃烧需要的条件,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 评,总结得出准确的答案。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能够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提高 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突出学生主体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 基本学情,包括他们的化学基础、预习情况、兴趣爱 好等,同时在课堂上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 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形成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有

 

效资源。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 由讨论,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思维碰撞和理论 知识的融合中掌握化学知识。

以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掌握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 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 重要性。在课程开始之前,考虑到多数学生对金属的 锈蚀没有直观的了解,教师通过视频展示让他们了解 金属的锈蚀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引出 金属锈蚀的条件的内容。在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 时,教师询问学生的想法,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得出 实验方案。学生设计出实验的具体流程后,教师让学  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样能够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 位,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初中化学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 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划分为若干 个小组,引导他们自行探究重难点知识,在交流与互 动中取长补短3。有的学生对化学学科研究充满兴 趣,愿意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则不善 言辞,在课堂互动中比较沉默。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 时,可以秉持互补性原则,这样既能让学生发挥自身 的特长,又能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带动组内较内向的学 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点评,关注每一个学 生的进步,利用激励性语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 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 作中。

以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酸碱中和反应”的教 学为例。在研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可以发生反应 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设计 不同的实验方案。在学生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后,教 师逐一点评学生的实验方案,分析其可行性。例如, 选用石蕊试液作为指示剂,溶液颜色变化有两种可 能,即由红到紫和由蓝到紫,颜色变化都不明显,不 利于辨别,而用酚酞试液作为指示剂,溶液会从红色 变成无色,现象非常明显,所以此次实验选用酚酞试 液较好。在教师的点评下,各小组能够归纳出最佳实 验方案,同时意识到自己设计的方案的不足之处,从 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方案,提高实验的完成度。教师组 织学生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维能 力,发挥“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价值。

(四)形成评价标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中,如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学生在进行自评或互 评时就会没有方向和根据,评价内容会不够准确4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评价的具体标准,使其明确学习的 具体方向。在制订评价标准时,教师可以采用民主参 与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制订,而后根据学生 提出的具体意见进行调整,形成师生双方都认可的评 价标准。这样一来,学生在评价时能根据具体评价标 准总结自身的缺点,在未来的学习中加以改进,养成 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整个 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突显,学生有一定 的发言权;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参考学生提出的 想法以及他们的具体表现,充分保证评价标准的合 理性。

以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运动的水分子”的教 学为例。教师在评价标准的指引下明确本课的重难 点,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 率。教学结束后,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反思自己在课堂  中的具体表现,整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或实验中有 疑问的步骤,与教师进行针对性沟通。例如,部分学  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 部分学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不了解水分子 的组成,无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难以理 解水的凝固、蒸发等常见现象的原理。教师了解学生 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 对课程内容形成全新的认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五)建立学习档案

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 内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其化学思维需要在长久的积 累中慢慢形成。受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学生 的化学成绩不够稳定5。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 情况建立学习档案,为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 供助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成为基 础教育阶段常见的评价形式,其能够将学生的日常表 现、随堂检测、课后作业等多项学习成果记录到多媒 体设备中,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建立电子档案既能全 面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又能记录教师 对该生的阶段性评价以及心理测评成果,为日后教学 活动的设计做好准备。

详细来说,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教 室中的监控记录学生的实时表现,课后翻看监控视 频,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组内互动情况、回答问题的

 

积极性等,将综合评价存于他们的电子档案中,并上 传至班级档案的文件夹中。另外,教师要定期给学生 展示档案,让他们认真了解这期间内自己的具体表 现,为他们日后的深度学习指明方向。在详细的记录 下,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或退步都会变得非常明显。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电子档案上传到班级微信群 中,让学生家长能够实时查看,并在档案中补充学生 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保证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建立学  习档案能够使教、学、评三个环节更加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逐渐摸索出适合 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明确未来的学习方向,进一步 提高化学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巧设课堂活动,利用丰富的互动形式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综合性评价, 在完善教学结构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教学 方式。教师可以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运用于 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多样化教学,建立学习档案, 优化教学评价,切实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与效率,发挥出“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最大价 值。

【参考文献】

1]刘燕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化 学教学研究[J]. 名师在线,2022(36):40-42.

2]鲁文娟 . “教、学、评” 一体化提升初中 学教 实践[J]. 当代 家庭教 育,2022(25): 129-132.

3]张倩 . 初中化学教 · · 评一体化教学模 式的构建与实施[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 12):79-80.

4]孙小红 . 初中化学“教 · ·”一体化教 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 80):121-123.

5]张倩 . 基于“教—学—评” 一体化提升初 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做法探究[J]. 考试周刊,2021 40):145-146.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址:太仓市沙溪镇银溪路188号  联系电话:(0512)5322720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