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
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王圣涛
( 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 :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初中阶段的教育已不再像以往一样 “唯分数论”,而是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起来.基于此,重点探析了基于“教—学—评”一体 化的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措施,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更高效、更适用于实际教学的 方法.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初中化学 ;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 G6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0333 (2024) 11-0125-03
在指导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进程中,作为初中 化学教师,我们不能在传统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下 停滞不前,要积极地自我突破及不断探索,构建适合 新时代的新青年发展奋进的高效教育模式.教师要 将授课、学习、评价这三个教学阶段进行有机融合, 注重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 习兴趣,从而构建出更加高效优质的化学课堂教学.
1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1.1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初中化学教学是初中学生学习 阶段 的重要 内容之一,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化学学科教学 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吸收和理 解上,这种教学方法是没办法很好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的.教师如果不去创新教学方法,会对学 生学习化学学科有一定 的影响.虽然在教学中学 生是主体,但还是不能轻视教师以及教学方法对 学生的引导[1] .
1.2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过多地把学习重点 放在语、数、英这三门课程上,甚至有些家长也是这 么认为的.学习的过程联系着各个方面,学生身边的 每个人都会影响其对学科的判断,所以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不强与他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家长的 想法、教师的教学侧重点等都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影 响.那么要想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具备主动性,就必须 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而“教—学—评”一体贯 通,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1.3 教学环节联系不够紧密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 最后的评价三个环节相互独立,没有形成紧密的联 系,尤其是在最终的评价环节,往往采用总结性评 价,即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 评价方式忽略了教学的整体性,容易造成“唯分数 论”现象的发生,与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及素质教育 的教学标准是不相符的.
收稿日期 : 2024-01 -15
作者简介: 王圣涛,男,江苏省苏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育研究.
2 “教—学—评”一体化对初中化学的影响
2.1 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侧 重于教学这一环节,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由教师主 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来进行.而“教—学—评”一 体化教学模式,将“教—学—评”三个教学过程进行 有机融合,将评价这一阶段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通 过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让教师及时获得学 生的学情与反馈并给予评价,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 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具备严密性及整体性.
2.2 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及不断推进,当前的初 中教育阶段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实 践能力的锻炼.“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脱离 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极具功利性的“为应对考试而学 习,为应对考试而教学”的课堂教学现象,转而更加 注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学生从 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为其提供展现个人思想的平台, 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2.3 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当前的课堂教学应 当更 加注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课堂学 习 的 主体,更是课堂评价的主体.评价这一环节,不仅 包括教师对学生 的评价,也包括学生对 自身 的评 价及对他人 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减少 了传统 评价方式中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模式所存在的缺 陷,能够有效减轻学生间的相互比较,使评价方式 更具人性化,课堂教学更具民主性,更加注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
3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 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 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内容的推进
3.1.1 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会对自己 不了解且新奇的事情产生好奇心及探索欲.所以,教
师应该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并运用 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引入点来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提 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率[2].
学习有关氧气方面的知识时,完全可 以 引用 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例如,可 以提 问 : 在对溺 水人员进行抢救时,为什么要通过人工 呼吸 的方 式进行? 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 索欲,教师在进行解答后,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茅塞 顿开的感觉,从而逐步推进“氧气 的性质”内容 的 教学,然后再继续向学生深化“电解水”实验这一 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例循序渐进进行教学,能够 让学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课堂教学中,有效提 升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保障课堂教学内容 的完整 推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及探索欲望的过程中,不 知不觉间将化学知识掌握.
3.1.2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境化 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物质的化学结构”这 一教学内容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及 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观看金刚石和石墨的分子 结构式.并提问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 那么它们二者是同一种物质吗? 让学生在自主思考 和探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问题的本质.通过这样 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助力其成长 与发展.
3.2 提升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增强
3.2.1 运用分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旨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 生相互帮助、协同合作,从而化解难题,掌握知识.运 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 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 升.让学生从交流与探究中发现其他同学更具创新 性的想法,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在学生进 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自主讨论的时 间,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及回 答者,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 以分析、解答.
3.2.2 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且贴近生活的学科,所 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更具生活化的教学实 例,可以更好地将生活与化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便于 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 生展示被酸雨侵蚀过的树木、河流的照片,让学生进 行思考: 为什么会形成酸雨? 酸雨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 如何防治酸雨的形成? 学生就上述问题进行思 考及讨论,运用课后搜集资料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 或在课上展开小组讨论,从而有效树立学生的环保 意识.在学生思想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让学生明白 绿色化学的含义,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与思想的成 长奠定基础.
3.2.3 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学习化学最必不可少的就是探究精神的养成, 教师要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需求,在设计实验 方案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不断探索的空间,培养学 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可以运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 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养成不断探索的好习惯. 例如,在粗盐的提纯这一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 师要让学生熟悉提纯过滤的一系列步骤,利用过滤 来分离粗盐中的混合物,并让学生讲一讲其中的原 理.帮助学生体会到过滤实验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情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了解粗盐提 纯方法的同时,也能明白化学带给生活的便利性,让 学生深刻地体会化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 目的.
3.3 优化评价过程,保障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除“教”与“学”外,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 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充分将教学评价的地位重 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模式 的构建.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在初中化学的评价过程 中,教师要坚决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刀切”的以 学业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总结性评价模式,而应将注 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放在主要位置上,并且让学生 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让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评 价变为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组成的多主
体评价模式.
教师要 降低评价中成绩的占比.推进“教— 学—评”一体化,就要科学地看待成绩,不再将成绩 作为单一的评判标准,让评价“弹性化”“全面化” , 去掉成绩的标签,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综合的 标准衡量学生.在评价中将学生分层化,将学习目标 弹性处理,不再唯分数论,积极鼓励、肯定对知识点 把握较差的学生,激励掌握较好的学生.在考试中全 面化考查,将实践融入考试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 习技能发挥.
例如,在日常化学测验及阶段性测验中,教师可 以构建“卷面分数占50% 、综合表现占 30% 、实践操 作占 20% ”的成绩评定结构,将学生的日常表现情 况、实验完成情况、对知识的把握情况等全部纳入考查 范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综合 掌握情况,学生更加注重日常学习,全面优化自身学习 情况,从而促进其进步与发展.
4 结束语
综 上 所 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教— 学—评”一体化的高效教学模式,符合 当 下新教 育理念,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弊端. 统筹兼顾“教—学—评”三个教育环节,能够使教 学更具体系性,且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改变教学 思路、注重教学创新、转变评价模式等方式能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其创新意识,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助力其综合 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徐文佳.“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化学单元 复习课教 学 设 计 : 以 沪教 版“溶 解 现 象”为 例 [J].化学教与学,2021 (21) : 68-71,84 .
[2]孙小红.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 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 ( 80) : 121 -123 .
[责任编辑: 季春阳]